1 min readDec 24, 2018
其實當時的字數限制只是「不少於600字」,我多寫了差不多一倍。不過,當時由於也可以算是中學會考(*)的模擬考試,我們可以用簡體字,所以我想能夠寫到那麼多也跟我當時有寫簡體字有關係。
我現在留到最久的好像是中二還是中三的功課/考卷。但是小學的手冊到現在還留著。
(*)
香港以前一直都仿照英國的教育制度,六年的小學,然後初中三年,高中兩年,然後又有兩年預科,合計有七年的中學。但是免費強逼教育只到初中(中一到中三),高中(中四和中五)畢業要考中學會考,考得不錯才可以讀預科(十萬考生中只有三萬能讀上去)。預科(中六和中七)畢業又要考高級程度會考,考得不錯才有讀大學的資格(這次考試只有一半考生可以這樣升讀大學)。當然,如果循這個途徑考不上大學也有其他方法,例如讀community college。
但是在二千年代香港搞了一次教育改革。從2009年起,高中讀三年,預科逐步取消(2009年前讀高中的依舊跟舊制度)。那一屆開始,學生到中六就要考中學文憑試,考得好才可以讀大學(但還是十萬考生中只有一萬五千左右能這樣升讀大學)。